一、品种历史
据史料分析,广灵驴最早可能是由汾水太原方向传入,后在雁北苦寒之地繁衍生存下来并被选育成为当地优良品种。据《广灵县志》记载,早在200多年前,广灵驴已被列为优良畜种,在当地饲养存栏量非常大。山西农学院朱先煌教授等1963年调查评价为地方良种,确定以选育大型良种驴为方向,成立育种组织,在广灵建立种驴场一个和基地队51处,实行场队结合,进行选种选配,建立良种登记。1965年调查显示当地大牲畜的饲养量近半为广灵驴,存栏量多于牛。
驴种大全:疆岳驴 西南驴 淮阳驴 庆阳驴 德州驴 关中驴 泌阳驴
二、产地分布
广灵驴原产地为山西东北部的广灵、灵邱两县及其周围各县的边缘地带。境内山岳起伏,小部分为河谷盆地,海拔700~2300米。地处塞外山区,风大沙多,气候变化差异大,年平均气温为6.2~7.9℃,年降水量420~500mm,无霜期130~150天,为塞外主要杂粮产地。该地区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,农民养驴农耕,是我国塞外商品驴繁殖基地。因盛产谷子、豆类,又种植紫花苜蓿,农民以谷草、黑豆和苜蓿草精心喂养,注意选种选配,结合役使和放牧,形成广灵驴体型高大、体躯结实的品种特征。
三、品种性能
广灵驴体格高大、体质结实、骨骼粗壮、结构匀称,耐寒、易饲养、发病率低、适应性强、平均寿命较其他驴长10年左右。
广灵驴平均体尺
性 别 |
匹 数 |
体 高 (厘米) |
体 长 (厘米) |
胸 围 (厘米) |
管 围 (厘米) |
公 母 |
55 118 |
138.4 134.1 |
138.5 131.6 |
147.2 146.9 |
17.8 15.7 |
四、体型外貌
广灵驴驴头较大,鼻梁直,眼大,耳立,颈粗壮,鬐甲宽厚、微隆,四肢粗壮,背部宽广平直,俗称双梁双背,前胸宽广,尻宽而短,尾巴粗长,肌腱明显,关节发育良好,管骨较长,蹄较小而圆,质地坚硬,被毛粗密。被毛黑毛,但眼圈、嘴头、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,余为黑色活或者青色,当地群众叫“五白一黑”,又称黑画眉。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,群众叫做“青画眉”,这两种毛色均属上等。
广灵母驴
五、品种性能
广灵驴繁殖性能与其它品种近似,多在2~9月发情,3~5月为发情旺季。终生产驹10胎,经屠宰测定,平均屠宰率为45.15%,净肉率30.6%。有良好的种用价值,曾推广到全国13个省区,以耐寒闻名,对黑龙江省的气候适应也较好。